父母陪孩子阅读最常出现两个困惑:一个是选什么书来读,一个是怎么读。选什么书来读是一个信息的筛选问题,如果这本书孩子不喜欢,可以再换一本。而相对来说,怎么读则更棘手,很难找到标准的、可以手把手教之的方法。
尽管我们都知道给孩子选书和读书要照顾到他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偏好,但是发生在每个家庭里的阅读过程仍然是充满私密性和个性化的。在父母口头交流的阅读经验中,往往是对自己作为阅读陪伴者的感受的描述,而难以再现阅读现场中父母因为潜意识里的某些观点而在细节上对孩子造成的实际影响。比如,当父母心里想着“今天读这本书是为了利用寒假学到一些知识”时,那他在跟孩子的对话中可能会强调是否记住了知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也就是说,父母对阅读本身的理解,是反映在“怎么读”这个具体操作上的。
今天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爸爸的文学课》的作者王亮的自序,原题为“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小册子”。这本书里一共有40个短篇,是王亮给女儿讲文学时父女之间的对话,直接呈现了他陪女儿阅读的现场,也就是发生在一个家庭里的私密场景。这里没有参考书,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提前预设目标,只有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随意,以及令孩子产生讨论欲望的“爸爸的故事”,甚至可以把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换成欢快的气氛。
《爸爸的文学课》,王亮著,乐府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年1月版。
自序中表达的是王亮对亲子阅读的观点,正文中则是这种观点的体现。为了更全面地呈现这位爸爸的教育理念,我们也从正文中选择了一篇内容放在第二部分,它的标题为“细节赋予文章生命”。也许很多人没有想过,即使你的阅读理念是正确的,但给孩子阅读时的语气、速度和提问的方式也会影响交流的效果。
给女儿讲文学,
她的回答和提问却常令我陷入沉思
我女儿5岁时,我给她买了一套“世界文学大师绘本”,其中有一册是科塔萨尔的《熊的话》。我和她一起读这个故事,读完后,她迫不及待地跑到卫生间,凑近水管去听“管道熊”有没有动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每次洗手都会说“管道熊”又舔她了。起初,我怕误导她,在她问我“‘管道熊’是真的吗?”时有些吞吞吐吐,但很快,她的自问自答就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怎么可能有一头熊,只是水啦!”——但这并不妨碍她享受“管道熊”舔她的乐趣。因此,当过几天她又如此问我的时候,我果断地告诉她“管道熊”是真的存在的,当它感冒时,我们家的管道就会堵住(当时,我家的下水道的确有些堵塞)。然后是只有我们两个才懂的,快乐的欢笑。
《熊的话》,[阿根廷]胡里奥·科塔萨尔著,[西班牙]埃米利奥·乌韦鲁阿加绘,范晔译,99读书人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年4月版。
大概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有意识地与女儿一起进行共读活动。起初,和大部分家长一样,我主要是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克服阅读障碍,使她可以流畅、自如地听故事。作为一名“文学中年”,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技痒”而忍不住夹带一些私货,单纯的读就渐渐变成了边读边讲。后来,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尝试着将共读活动变成“幻想游戏”,让女儿去“还原”故事发生时的情景,想象自己扮演某个角色会如何一类。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和体认感,进而增进她对某个故事、某篇文章的理解。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大,除了鼓励她独立阅读之外,共读活动的重心渐渐由读变为读后讨论,在共同阅读某个故事、某篇文章之后,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点上,我觉得蒙台梭利女士的一席话说得很好:“我们是那些刚刚进入人类思想世界的旅行者的向导。我们应该成为聪明的有修养的向导,不说废话,清楚简明地讲解旅行者感兴趣的艺术般的工作,并尊重他,让他尽兴观察。我们的主动权在于引导他观察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使他不至于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益的事物上,使他整个人生旅程都获得欢乐与满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和我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认识世界。
除了如何读,我也开始考虑读什么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围绕女儿的语文课本,比如一些古诗。除了学校里讲的那些内容,我尝试着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激发女儿去体验、感受这些古诗里蕴含着的审美意味。课本里的内容有限,我开始把选择的范围逐渐扩大:起先,我心目中的共读书单都是些大部头,比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柳林风声》《绿野仙踪》这一类的。自从女儿上学后,我发现她的时间相当紧张,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适当休息、玩耍后,她的精力已不足以支撑她来阅读——有几次,我读着故事她就睡着了。
于是,一些比较短小、可以灵活运用碎片时间的作品,比如诗歌、小散文、故事就成为我重点考虑的对象。在这类材料的选择上,我宁愿选择那些“合适的”材料,而非绝对“好的”和“应该的”材料——在我们的教育专家、文学家们甩给家长的书单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青少年必读”“教育部指定”“新课标推荐”之类夸张的营销用语,仿佛不读这些书,青少年的资格都无法保有,会被流放到外星球一般。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必读”的,硬把一些孩子无法理解、接受的经典名著塞给孩子,和不给他任何精神食粮同样野蛮、不负责任。至于什么是“合适的”,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因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氛围、教育背景以及更重要的——天赋悟性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而言,这个答案至少意味着两层意思:一则是我读过的,是我曾喜欢过,并仔细琢磨过的;一则是不超出我女儿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范围。
这项活动旷日持久,我的存货也有见底儿的危险,为了不给女儿吃夹生饭,我除了继续搜肠刮肚,也被迫“开源”起来:我给自己的阅读书单添加了不少关于教育、科普、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乃至儿童哲学类的图书,就连以前瞟都不会瞟上一眼的漫画类图书,我也开始偶尔涉猎。除阅读外,我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