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沧区融媒体中心今日海沧
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此,每一所学校有着共同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
受益于海沧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生源普通的薄弱校也得到了实质性进步。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以下简称“进修附校”)就是典型之一。
教师进修附校
野百合也有春天。
三年前,进修附校录取了第一批初中生人,95%来自外来务工家庭,成绩在全区垫底。
三年后,中考成绩出来了,与今年5月全市质检成绩相比,有了质的提升。
三年磨一剑
分及以上2人;分—分13人;分—分17人;分—分30人;分—分30人;分—分22人。
卢昱丹
进修附校最高分分,学生叫卢昱丹,位列全市名。
今年5月质检,她的成绩位列全市多名,一举提升多名,已成为激励学弟学妹们的逆袭佳话。
卢昱丹老家在漳州平和,小学就读于霞阳小学,父母在厦门做个体生意。
中考成绩查询当天,她和父母三人齐上阵,轮番查询,看到成绩后,三人抱成一团。
“这成绩令人惊喜,又非常意外,我从没想过”,卢昱丹的成绩在年段始终保持前列,她认为自己的成功在于心态。
卢茂华、卢昱丹母女俩,在进修附校和校长戴曙光合影
母亲卢茂华:她学习非常自觉,不用我们操心,我每天只为她负责三件事——接送、炒菜做饭、作业签字。
卢昱丹还是初三(5)的班长,喜欢足球,可以颠球多下。最大的爱好就是自学乐器尤克里里。
卢昱丹报考了厦门外国语学校。这段时间,她正忙着初升高衔接的学习。
成绩背后的文章
三年前,校长戴曙光忧虑的不只是生源质量,还有骨干教师极少,教学队伍几乎都是新毕业的老师。
▼摸石头过河,三顾茅庐请名师
怎么办?戴曙光和他的团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工作一开始,戴曙光学刘备三顾茅庐,先后请来了三位名师形成专家团队,坐镇进修附校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期间有一个趣闻:有位专家最开始只答应签约1年,当她进了进修附校的洗手间,发现有厕纸的时候,直接答应签约3年。
戴曙光:她说,去了很多学校,只发现我们学校有提供厕纸,说明我们很注重细节教育。
几年来,专家引领,新老师们跨越自我心理设限,克服个人教学经验的不足,掌握“解题、命题、说题”的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设置课堂准入机制,集体备课,校本研修,没有经过集体备课的课程,是不能进入课堂的。
▼最担心学生没吃好,戴曙光:吃不饱,能学好?
说到进修附校注重细节教育,一点都不假。戴曙光曾经一个举措引来很多议论,一段时间后,家长们都连连叫好。
原来,戴曙光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成长,在学习面前,吃饱必须摆在第一。
“肚子不饱,学习能好?”戴曙光说,他带老师走访发现,超过50%的学生家长都是在晚上8点左右回家。这说明,一半学生的晚餐都是在外面吃的,那作业更没人监督。
因此,进修附校决定给这些孩子提供晚餐,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期间有老师辅导。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晚餐质量,又保证作业到位。
今年中考前10天,学校还让食堂给学生们安排了牛肉汤、羊肉汤。
戴曙光:“有个学生一口气连喝了8碗羊肉汤。”
▼校长带头领任务,家访稳住学生情绪
进修附校副校长谢澜介绍:今年疫情期间,就如何开展教育工作,我们统一共识,所有老师选择同一个平台——乐课,线上课程集中教学,排除班级之间各自为政,杜绝浪费教学资源。
戴曙光还带头领任务,对接5个初三生,其中包括卢昱丹,主要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
同时,学校中层干部挂钩科目,抓好课后作业,线下做好初三生的家访工作,不让学生成为情绪生。
“我们是全员帮扶,分析学生的状态,协助他们确定目标,找准成绩的提升点”,进修附校初三年段段长林文彬说。
我们相信,成绩的背后还有很多老师们的点点滴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进修附校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文案/编辑:彭建文
资料: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校对:王庆平
点分享
点点赞
原标题:《考生连喝8碗羊肉汤,哪个学校“福利”这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