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尤克里里 >> 尤克里里前景 >> 正文 >> 正文

女儿抑郁后,我才明白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

来源:尤克里里 时间:2025/7/28
小米,我初二的女儿,曾是我骄傲的源泉。在家族的聚会上,她总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亲戚们纷纷传颂着她的辉煌事迹。我虽然表面上谦虚,但心中却暗自欢喜。然而,不知何时开始,小米的成绩开始下滑,情绪也变得起伏不定。屋子里经常回荡着她失落的哭泣声,而她与我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

01女儿变陌生了

我深感困惑,为何曾经如此出色的女儿会变得如此陌生?带着这个问题,我多次与心理医生交流,也查阅了许多教育方面的书籍。最终,我明白了,是我们家弥漫的“家庭内耗”导致了这一切。

长久以来,由于丈夫经常出差,教育女儿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我身上。白天忙碌的工作,晚上的家务事,让我疲惫不堪,脾气也变得暴躁。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我回家看到小米在吃零食而作业未完成,怒火中烧,大声斥责她。她惊恐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想起了《热锅上的家庭》中的卡罗琳,她总是因小事对家人发脾气。有一次,她因家务繁重而情绪爆发,责怪女儿偷懒。女儿反驳后,她愤怒地打了女儿一巴掌。这不仅伤害了女儿,也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关系。

02富兰克林曾说过:“驾驭疯马的人容易受伤。”

当父母情绪不稳定时,孩子往往会成为受害者。我的情绪波动对小米造成了伤害,使她变得不安和情绪化。只有当父母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时,孩子才会有安全感,乐观地面对生活。

此外,我一直习惯于贬低和打击小米。当她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挑剔她的不足;当她尝试新事物时,我则给予否定和嘲讽。这让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在工作中也错过了很多机会。小如的经历让我深感惭愧,因为我和她妈妈一样,也曾打击过她的自信心。周宏教育专家曾指出:“中国父母习惯于挑剔孩子的缺点。”父母的贬低和打击不仅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和敏感;那些伤人的话语更会成为利刃,砍掉孩子的自尊和勇气。为了培养自信阳光的孩子,父母必须学会赞美和肯定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播下爱、自信和希望的种子。03掌控欲,孩子心中无法挣脱的枷锁我曾一度试图全面掌舵女儿的生活,要求她事事服从于我。每次,我都以“一切都是为你好,听我的就对了”为理由,对她的生活进行深度干预。当她不喜欢韭菜馅饺子的时候,我偏偏要她吃,强调这样才营养均衡;在她热衷于弹奏尤克里里时,我却总以学习为重,不允许她触碰琴弦。初时,她还曾反抗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越来越乖巧,越来越懂事。直到有一天,她被抑郁症所困,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的“浆糊逻辑”,这其实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边界模糊的掌控。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蒋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从5岁起,她就被母亲逼迫学习钢琴,无论天气如何,每天都要练习10小时以上。如果弹得不好,母亲就会一遍遍要求重来,甚至不让她吃饭。她的生活琐事,母亲都要一一过问,甚至会擅自翻看她的日记。即便成年后,这种控制也从未停止。这种强势的控制,让蒋静喘不过气来,她不仅患上了暴食症,还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受父母控制的儿童,长大后的幸福指数会更低,独立性也会较差。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控制欲早已成为女儿心中的沉重枷锁,让她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幸福感。04焦虑氛围:让孩子心灵受创在女儿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心理“是不是给她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我仔细回想,确实如此。因为自己和丈夫都来自农村,深知努力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对女儿的成绩要求特别严格。每个周末,她都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吃完晚饭,我又会催促她快点写作业。当她的成绩下滑时,我会苦口婆心地和她讲道理。起初,在我不懈的督促下,她的成绩确实很好。但我忽略了在当今这个内卷的教育环境下,当成绩成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时,她很难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这种紧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残疾”。心理咨询师和我分享过一个因抑郁症休学的男孩。他每次发病时,都会跑去超市的儿童玩具区,因为那是他童年时期唯一的快乐记忆。自从父亲接管教育大权后,他每天的任务就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中考前一个月,男孩终于崩溃了,他哭着向母亲求救:“如果爸爸再逼我做数学题,我就什么也写不下去了……”父母的焦虑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内心充满痛苦却无处可逃;他们只能不断地自我攻击,最终压抑成伤。为了培养出阳光、健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放下焦虑,给孩子松绑。因为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意;他们才会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