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发于年4月25日《贵州日报》
年12月15日,省教育厅调研组一行到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调研工作,仅一年时间,这已经是调研组第5次来到这所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大山深处的学校。
听到孩子们用普通话朗诵《少年中国说》、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看到他们用优美的舞姿表演《听我说谢谢你》的时候,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有感于从江教育之变,奋进于贵州教育之兴,遂写下《教育美教育真美教育必须美》一文,提出“美,应该是教育的追求”。
年,省教育厅牵头依托贵阳市南明区对大歹小学进行为期三年的组团式驻点帮扶,提出“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共赢成长,三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南明区南明小学选派5名学校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常驻大歹。从家长与孩子一起躲避上学到家长愿意送,孩子愿意去学校读书;从老师追着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到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到能主动向人问好,课堂举手回答问题;孩子们从胆怯木讷到活泼自信,从面无表情到开怀大笑……
在这些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美,一种欢乐之美、一种纯真之美、一种自信之美,而这些美归根到底正是教育之美。
历史已经转身,未来招引前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和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坚持“穷省办大教育”,全省教育事业大踏步前进,极大推动了贵州全面小康历史进程。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贵州到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补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教育服务西部大开发新路;到年,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当前,贵州教育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一幅幅“美的教育”的蓝图,跃然纸上;一张张“人民满意”的答卷,正在书写。
感恩奋进 美的历程
5岁的陈宇航很喜欢上幼儿园,吸引他的不仅是美丽的校园生活环境,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陈宇航一家是碧江区正光街道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市民,得益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陈宇航在碧江区正光幼儿园实现就近入学,他的父亲高兴地说,“幼儿园条件好,离家近,我们做父母的很放心!”
身着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一起阅读。
“入园难”“入园贵”,曾是一同摆在许多幼儿家长和贵州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两大难题。
近年来,贵州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有效缓解了“两大难题”;狠抓教育脱贫攻坚,打下一场“硬仗”;学科专业不断发展,“数”“质”齐飞。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据统计,贵州学前教育在园儿童从年的76万增加到万,翻了一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36%。
在脱贫攻坚方面,贵州教育打下了一场硬仗。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实现历史性常态化动态清零,“控辍保学20条”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校农结合”和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扶贫案例还入选教育部扶贫典型案例。
据悉,全省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完成新建、改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所,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子女38万人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顺利入园入学。
同时,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持续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每年近30万毕业生就业带动家庭脱贫。贵州还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
不仅如此,过去学生家长深为诟病的“大班”,如今大班额比例在逐年下降,而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此外,贵州获立项建设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1所、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校2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3所。新设立2所本科、15所高职(专科)学校。贵州大学入选部省合建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1家,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家,研究生培养单位达到8家,新增省一流学科53个,遴选认定23个贵州高峰高原学科(群)。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52个、省级一流专业个。全省3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直接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建设产学研基地33个……
如果要问什么是美的教育,那么,贵州的回答就是,要千方百计加大各类投入、夯实教育基础。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汗水,但,这个过程是美的。
教育普及程度得以突破,具体体现为各学段毛入学率增加;教育结构得以突破,具体体现为“有学上”变为“上好学”……这样的教育,老百姓是满意的。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美的。
以爱育人 美的情怀
蝴蝶妈妈,是苗族神话传说里苗族同胞的始祖和守护神,在孩子的心中贵阳市南明小学原副校长王玉就是守护神的化身,孩子们亲切称呼她为“蝴蝶妈妈”。
“如果生命开始倒计时,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年被诊断患直肠癌,手术治疗后王玉找到了答案:“要让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两年后王玉出院重返讲台,带队“组团式”帮扶大歹小学,不顾大病初愈后仍需继续调养的身体,主动请缨奔赴大歹。
技能大赛。
王玉深知,大歹之困,首在思想;破题之道,教育为先。她和帮扶团队用“以爱育爱”的理念,将寓教于乐贯穿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打开了孩子们通往梦想的大门,王玉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年底,王玉病情加重,离别之际她哭着和孩子们抱在一起,舍不得也放不下,她告诉他们自己一定会再回到大歹小学。可是天不遂人意,年1月26日凌晨4点,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8岁……“天边的云霞啊,红红的杜鹃花,古老的枫树上,住着蝴蝶妈妈……”孩子们唱着《蝴蝶妈妈》,泪别王玉。
以爱育爱、以情激情;教育情怀、美的情怀!
“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年,从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后,陈立群拒绝民办学校百万年薪,主动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台江民族中学支教。
在陈立群的带领下,台江民中的高考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超过名学生走出大山,彻底改变了命运。
如今,尽管早已卸任校长之职,但陈立群“始终牵挂着这里的孩子们”,数十次奔波于杭州与台江之间,续写教育情怀。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无疑就是美的教育。
那么,如何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呢?
近年来,贵州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度重视师资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发展环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进“名师培养工程”,搭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云梯”。
在培养高质量教师方面,贵州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同时,通过名校长培养、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专业服务体系等举措,形成了校、县、市、省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名校长成才梯队。据悉,年到年,仅实施“国培计划”,贵州培训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近70万人次。
一方面是构建教师高素质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有配套的系统推进举措,贵州在多类别“强师工程”的引领下,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
“高质量的老师,一定会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去办学、去管理、去育人!换一种说法,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有为国家民族发展奉献的深情大爱,也要有坚守教育初心静待花开的美的情怀!”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
五育并举 美的回归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彝族山寨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被当地村民称为“贵州最高学府”、海拔约米的海嘎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
由于自然条件艰苦,留不住年轻教师。海嘎小学校长郑龙在这里默默坚守了18年,因为他的坚守,海嘎村的孩子不用再到山下二三十里外的学校读书。他用行动告诉自己和所有人:“有人留守,这里的教育就有希望”。
在郑龙的动员下,4位老师跟着他上了山。老师们发现海嘎小学的孩子们对乐器很感兴趣,想让孩子们学乐器,成立乐队,改变他们胆小、不自信的现状……郑龙带领老师们为了这个“梦想”努力,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协调社会人士给学校捐赠了吉他、贝斯、手鼓、尤克里里等音乐器材,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海嘎少年”乐队在大山里萌芽、成长,并完成了蜕变。
《CCTV吉祥中国娃》节目展演;年6月,央视剧组到海嘎小学拍摄《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年12月应邀到天津卫视参加《为他而战》节目;年3月,央视剧组到海嘎小学拍摄《承诺》纪录片……
音乐为海嘎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天窗,这就是教育的魅力,这就是教育的“美”。
小学生在认真阅读课外读物。
回归教育之美,坚持“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贵州奋力书写立德树人之美。
启动“时代新人育人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继续推进健康中国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推进“贵州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交响乐(器乐)团,努力实现艺术展演活动覆盖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启动美育“手拉手”帮扶计划;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构建贵州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近年来,贵州深入开展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大力办好思政课。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贵州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正因为贵州教育的崛起超越,才助力贵州‘造血式’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最美多彩贵州,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邹联克说,“十三五”教育扶贫无疑为多彩贵州增了光添了彩,协力提升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颜值”,书写了贵州教育的“担当”。
整体提升 美的未来
可以说,教育是一场旅行。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前行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美的教育”,贵州提出了整体提升教育水平的“七大”工程——
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
“七大提升工程”有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为例:
贵州将以县城为核心联动镇村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严格落实城镇小区依标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并提供普惠性服务,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乡镇中心办好两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常住人口人以上且有实际需求的村优先利用村级小学富余校舍等资源改建村级公办幼儿园。
贵州将着力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确保大班额逐年下降,到年底前全面消除。引导生源合理流动,合理划分学区,全面实行均衡编班,严控起始年级新生班额,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
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最美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提出,通过“七大提升工程”大力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面向时代,教育要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站在新的起点,贵州教育的未来和目的,贵州广大老百姓的需求和期盼,完全一致、紧密交融。
“只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做、一步一步地走,群众满意度会逐渐提高,贵州教育的明天也一定会越来越美!”邹联克满怀深情的话语,表达出贵州教育战线的一致心声。
图片由贵州省教育厅提供
肖亚坤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航
编辑任伟
二审高纬时
三审肖勇李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