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http://www.bdfyy999.com/m/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一个大家或多或少都懂的道理:人们最想要的是“快乐”。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海伊写道:“人们对快乐的追求是为了快乐本身,而其他所有的目标——健康、金钱或权力,却是只有在我们认为会让自身快乐时才会受到重视。”快乐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没有生孩子之前,看到听到的都是要给孩子减负,那时候我就想孩子们有多累啊,孩子就应该拥有天真快乐的童年呀,想想自己从小学开始就被妈妈要求做一本本厚厚的习题集就心酸,于是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我有孩子了一定要快乐教育,不要给她太大压力。所以,我的第一个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是誓言的坚定实行者,带着姐姐到处去玩,让她多长见识。然而,临上小学的一年,周围很多家长已经在报各种知识班,我们家除了舞蹈和游泳(主要让她锻炼身体),其它都没有报过,噢,还学了一门乐器——尤克里里(因为她自己喜欢)。那时,我一度坚守的态度是开始有些摇摆的,这已经在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而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尽量全面的搜集各种资料综合评估得出答案。这大概是我从小被我妈“逼”出来的思维,我小时候在一次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上拿过二等奖,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上过什么专门的培训班,所以解决问题主要靠自己摸索,我用就是这种笨方法。我妈在家里摆了很多书,只让我做题,但从不给我讲题,那意思就是逼着我自己想办法。那时候我能有其它什么门路去找答案啊,爷爷会写几个漂亮的毛笔字,奶奶大字不识一个,爸爸长年不在家,村口的小伙伴都去放牛、割猪草了,也没人敢叫我出去,出去一次回来被我妈发现就得挨一顿揍。实惨的我,只好靠自己翻书找资料去解决问题。不过,我记得自己在得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挺喜欢解数学题的,感觉自己思维特别活络,经常厚厚的一本习题很快就能做完。不要只从表面去理解快乐直到后来,我知道了一个心理学上的理论,叫做“全心沉浸的心流”,就是上文提到的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海伊定义的,他认为只要进入心流就达到了快乐的境界,心流的产生通常是以下情况:密切地专注于某件活动;这些活动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既不会挑战性不够(令人无聊),也不会挑战性过高(让人过劳);具备明确的目标;能够得到立即的回馈。置身于“沉浸心流”的境界,人们不但会感到深深的满足,也会无视时间的流逝,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与手中的工作而彻底忘了自己。我们的态度是由场景决定的“我们的态度是由场景决定的”。这是罗胖罗老师前几天在得到启发俱乐部说他受到的一个启发。提到场景效应,其实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孟母三迁”,孟母意识到生活场景对孩子的影响,在墓学丧、在市学卖、在堂学礼,所以屡次搬家;比如“双十一”,只要打开网络,到处都是双十一的宣传,它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营销场景,本来说好不剁手的,还是忍不住买了几件回来。现在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身边充斥着各种讨好我们的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容易放纵自己的环境里,从小孩到大人到老人,到处都是诱惑。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想专注地工作,拿起手机就忘记了时间;当孩子拿到平板时,没有人制止的情况下完全停不下来。创造场景、塑造自我、发现心流、得到快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每个人从刚刚出生时,最基本、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萌芽和迸发,精神需求越来越高。我以前的想法特别纯粹,纯粹到以为快乐就是单纯的“吃喝玩乐”。曾经看到过一些抨击“快乐”教育的文章,差一点被带沟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我和他们一样,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过快乐教育说的是什么?当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不懂得克制的人就很容易让自己在底层的生理需求上有着无限度的欲望和追求。随着读书的增多,知识面的增加,我开始理解关于“快乐”更深刻的含义了,没有上层需求的人是空虚和容易走极端的。很多文化或者口号的提出,一开始的初衷都是很好的,可是传着传着就有了歧义。而只有当你认知越来越广泛,对于所坚持的事情的态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坚定,这源自于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如果没有好的环境让我们能够变得更好,那么就让我们去创造环境和场景,带孩子一起发现真正能够让他们快乐又有价值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