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上一艘大货轮已停泊多日,晚上会亮起灯,漆黑江面上格外耀眼,天亮了也不开走。
上海连续下了整日雨,江面大雾弥漫,黄浦江对岸的高楼大厦也望不清了,只得这一艘停泊的大船,一直在那里。与友人说:昨晚,趴在窗台,怔怔望着这艘船,不知时间过了多久,怕不是被关出了毛病。友人打趣:那就数数江上的船,看看有多少艘来来往往。笑话变得苦中作乐,谁说生活不是玻璃渣里找糖。我与小孩子已被禁足整月,三餐一宿,只在方寸之间的小天地。晚饭过后,小孩子看动画片,一边弹着尤克里里玩。八岁的孩童,对学习没什么大兴趣,总感再寻常不过,也不强求。突发奇想,叫他来书桌前,“整整一个月,无法离开房门、不能去学校,只和妈妈待在家里,现在让我们一起好好地回想一下,然后写下你最喜欢的部分吧。”于是,我们分头完成了这个课外的“功课”,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找寻令我们感到快乐的、温馨的居家时光。HappyMoment
收获了邻里间的友谊
我出生在上海老式的弄堂里,小辰光的快乐,大多来自跟街坊小伙伴跳橡皮筋、捉迷藏的童年游戏。长大搬入别墅、公寓,邻里之间几乎不来往,但这次疫情,让我们有了机会,与邻居们成为物理空间里最亲密的战友。自律的日常
三餐定时,运动,阅读...因为和小朋友一起生活,我制定了一个居家时间表:依然设定闹钟起床,到点做饭,无法外出活动,就在阳台做瑜伽、跳操。省却了很多平日里出门前梳妆打扮、在外塞车的时间,实质上能完成的事情反而变得更多。烹饪的乐趣
心知肚明,我与厨房小天才间隔了一百个会炸带鱼的彭于晏。然而,面对有限的食材和烹饪的实践经验,无法外食的日子,用心地准备一日三餐,在厨房这个修行场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亲子时光
小孩子最初在美国入学的时候,才一岁多,能把他托到学校似乎是我一天里最放松的时刻,所以那时一旦学校放假,或者被通知他生病了要把他接走,几乎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但这不得已居家的生活,除了小孩子上网课、自己玩玩具看电视的独处时光,我们开始一起去找寻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我儿时的游戏“跳绷绷”、溜溜球;一起读浅显易懂的《大话西方艺术史》,看着西方名画说故事;一起重温《小王子》,小孩子总为那个剖肚皮蒙肚皮的“蛇吞象”而哈哈大笑。学会感恩
身体是健康的,衣食是无忧的,有亲人的陪伴,有工作带来的充实和成就感,得到他人的关心和鼓励,同时有机会和能力去为别人付出...当我们静静细数,会发现拥有的东西其实很多很多。A
S
喜欢和妈妈一起玩游戏的时候
玩镭射象棋(这是小孩子生日的时候同学送给他的礼物)
早上醒来,可以到妈妈床上躺一会儿玩耍
妈妈做瑜伽的时候,在旁边跟着一起做
和妈妈一起吃饭的时候
友人家里有两个男孩子,大的五岁,小的不过两岁还牙牙学语的年纪。不日前上海迎来第一批解封的小区名单,友人的父母家榜上有名。平日里小孩子也去外公外婆家暂住,于是友人有些后悔:早知道将孩子放在父母家,那现在至少可以在户外走走,天气那么好,看着两个活蹦乱跳的男孩子闷在家中,心里不是滋味儿。老大听了妈妈的感叹,上来抱住妈妈:“没有关系,只要和妈妈在一起,我不需要出去玩,也不要紧。”两岁的弟弟虽然还不怎么会用语言表达,但也立刻过来拥住妈妈。“泪水马上就涌出来了,养孩子的辛苦旁人不懂,但那时那刻直击心脏的温情也是旁人夺不走的。”作为一个极小的个体,我们也许很难去改变一些什么,只能任由时代的大浪将我们卷入、拍打,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愤怒、无奈,感到疼痛,会失去、会落泪,但生活的方寸之间,可以控制的三餐一宿中,和最亲的人在一起的日子里,好好地生活,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苏菲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