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祖明远摄影郝飞
比吉他稍小一点的尤克里里,因为造型小巧、易于弹奏,是近年来国内乐器市场的新宠。在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这个“吉他小镇”,尤克里里产量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全球80%尤克里里出自这里。
8月11日下午,四川日报全媒体特别报道组来到当地一家尤克里里工厂参观采访,探寻一把尤克里里的生产全过程。
走进惠州市汤姆乐器有限公司,工厂外表平平无奇,但内里却别有玄机——尤克里里生产的多道工序都能在这栋5层楼内完成,也就是说,从木材、旋钮这些原材料进入这栋大楼,离开时已经成为一把把尤克里里。
顺着楼梯爬到二楼,这是该公司的办公区,研发、行政、销售等部门都在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有两样——一个是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一个是色彩明艳的尤克里里样品。前者是在生产工艺、材料方面的探索,小分队在工厂车间近距离参观到了,另一个则是该公司的创新产品,与荷兰梵高艺术博物馆合作,基于梵高的画作《麦田群鸦》,将其化用到尤克里里的正面面板上。“传统的尤克里里和吉他一样,颜色以原木色为主,但喜欢尤克里里的年轻人往往也对其他艺术形式有兴趣,这是我们跨界合作的一个探索。”该公司总经理谢宝舰说。
顺着楼梯向上,从第三层开始就到了尤克里里的生产车间。打开车间大门,一股混合了木材淡香的热气传出来,许多工人带着防尘口罩在小型加工车床前忙碌,并没有普通人想象中的手工艺人端起一块木材精雕细琢的景象。
事实上,在秋长“吉他小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吉他和尤克里里的各道生产工序都已高度标准化。多道工序,从木材的干燥、切割开始,一直到安装、调音,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每一层车间都是相邻的工序:一层是木材的干燥、切割、打磨,一层是黏合、上色、调音等。
“过去秋长有3万多工人,很多工作都是纯手工操作的,靠师傅的经验和感觉,最近年轻人干这行的少了,一些切割等环节也引入了机器。”惠阳吉他协会秘书长阎伟说。
而这家工厂就比较新锐,还在尤克里里“上色”阶段启用了流水线——还保持原木颜色的尤克里里,被一个个挂到流水线上,然后依次进入加工区,里面的自动喷头会为其喷上一层喷漆,再转出来。整个过程有点像烤鸭的旋转烤炉,只是进出的是尤克里里。
创新的内容,还有一些是被市场倒逼的。以梵高联名款尤克里里为例,如何在木质的面板上作画?选用何种工艺和材料才能确保颜色艳丽而又持久?这些都是以往的吉他或尤克里里生产过程中不曾遇到的挑战。
在参观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车间新增了一种隔间——由玻璃和透明的门帘隔断,靠墙的一面是流水构成的水幕,每个隔间有2-3名工作人员在操作不同设备。据介绍,这也是创新之一,主要是降低加工区的温度,减少加工木材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粉尘、噪音等。
就在记者参观车间过程中,随着工序的推进,一块块木材,经过巧手加工,一点点成型,颜色逐渐鲜艳起来,仿佛木头中本来就有一把尤克里里,只是工人将其“开采”出来。
据介绍,秋长街道每个月生产的尤克里里就达30万把。记者离开工厂时,正好有一辆货车来到楼下,准备收货发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