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尤克里里 >> 尤克里里介绍 >> 正文 >> 正文

育儿心得孩子起跑线的竞争,争面子还是争里

来源:尤克里里 时间:2022/9/5

前两天,鱼sir遇到一位比较特殊的宝妈小Z,她的孩子只有1岁半多。而后的交谈中发现她是个很纠结的人,身为“90”后的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清晰,是个很有主见的姑娘。

但,当遇到如何培养的问题,她就开始慌了。

“我自己就没有童年,总是被家里父母强制灌输一个概念——不学习就没有出路。父母总是念叨,你看看人家谁谁谁考上了北大,今年又有多少人考上了一本,你不努力,考不上大学能干什么呢......”“但我不希望孩子跟我一样,没有快乐的童年。可周围朋友的孩子,不是上这兴趣班,就是上那些早教,我也萌生了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不想让她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

从小Z的话语中,鱼sir觉得她既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但她又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的心态上出现了变化。她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没什么毛病,问题出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上。

这不禁也让鱼sir联想到,之前看到一则“北京7岁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只为赢在起跑线”的新闻。

文中7岁的汤笑嫣被“虎妈”逼迫着学习,从小到大上过十几个兴趣班,每逢周末更像被上了发条的陀螺,尤克里里、声乐、舞蹈、西班牙语……

一个接一个赶场子般地去上课,连中午吃个饭都不能消停。看到被兴趣班包围的孩子脸上那“麻木而顺从”的神情,鱼sir很是心疼。

“赢在起跑线上”的带娃教育理念是好是坏?被各种兴趣班环绕的孩子,真的赢在起跑线了吗?

有人说“起跑线”理念就是个圈套,让家长盲目的跟风,是家长之间面子上的“比娃”问题;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起跑线,教育本就没有什么输赢,又何来的起跑线呢?

这是教育上的里子问题;甚至有人说这根本就是家长的起跑线,拼的就是爹妈!

鱼sir呢,在写本文之前,也从不同角度收集到一些信息,一起来看看起跑线上的竞争究竟争的是面子还是里子?

一、面子观点:烧钱vs从众心理是孩子童年的“隐形杀手”

“听说学钢琴、舞蹈,能提升气质?赶紧报一个”“学好英语,以后能进外企,赶紧学!学奥数以后高考能进一本,赶紧补!”“钢琴、小提琴太普通了,竖琴、高尔夫球、骑马才比较高级……”

不少家长给孩子报早教班、兴趣班的初衷,就是当他们听到任何教育上的风吹草动,自我评估后自认为好就开始给孩子报名。

还有一些是抱着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别的孩子都学了,咱们的孩子不能落下啊,什么会不会埋没孩子自身的潜力啊、天赋啊统统抛之脑后!

从众心理

起跑线竞争一般都是从3岁才开始。

鱼sir想到,去年有位来自杭州的宝妈找鱼sir聊天,谈论自己带娃的经历。从她的话语中,鱼sir惊奇的发现,她家的宝贝小叶子在8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上语言启蒙的早教班。

8个月的宝宝还在学习爬的阶段,就被早早安排了课程。现在小叶子三岁了,所上的兴趣班就有4、5个了,小叶子的妈妈还计划给孩子报乐高课程,感觉再过段时间可以稳超北京7岁中产女孩~

小叶子妈妈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的交际范围就是各种育儿群啊、带娃上课的群,要么就是朋友圈,她说:

“我周围的盆友都很早给孩子安排好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之间的学习规划,我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规划,上上早教,上一些小而精的兴趣班,前不久我还去看了孩子大脑开发的课程。”

在聊天过程中,她会时不时的搬出“我一个朋友”、“我一个同学”的教子故事来论证,自己给孩子上兴趣班的合理性,更认为现在上兴趣班的孩子比比皆是,要是不早早的学习,恐怕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而小叶子的爸爸,本身一开始也不属于强逼孩子学习的家长,因为从小他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放松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他为人父母以后,心态上开始发生一些许微妙的变化。

当周围朋友都在“炫娃”,小叶子爸爸说:“真的是没啥可拼了,都是中产阶级家庭。

吃?最多无非全球各地的美食,想吃就能吃到;

住,家里都是千万豪宅了,还剩下什么是可以标明身份的?就只剩下拼娃了。”

小叶子爸爸现在看到朋友孩子报了什么班,就回家跟老婆商量要不要报班,却没有想过这些过“早”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到底好不好?

这只是家长盲目跟风的“从众报班”“的一个缩影,还有更离谱的就是烧钱式教育,有的家长刚以为养的是小萌娃,后来逐渐就变成“吞金兽”。在他们的眼中,孩子的培训费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烧钱”永无止境。

“烧钱的吞金兽”

“刚开学,我就给儿子报了学而思的语文和数学,英语没抢到,每门课都是多/一学期,两门课一年就是一万多。因为公办小学开学太早了,不给他报个班心慌。”

来自SZ的叮叮妈妈跟鱼sir聊起,为了给娃上辅导班,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想要买的护肤品和包包,脑子里第一时间都折算成几堂课,顿时就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每天都在隐形土豪和显性贫困间来回转换,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都说“儿子穷养”,在她这里是不存在这个观点的。早在幼儿园大班起,叮叮就已经开始成了“碎钞机”。“足球课,思维逻辑课元,绘画课,书法课+,幼小衔接左右,英语1万多,小提琴课一年1万+。粗略一算也要6、7万。”

幼儿园大班,叮叮妈妈就给儿子报了这么多的课。“学小提琴的还有时候要出去比赛,我家没去。因为有些比赛报名费少则上千动辄上万,还不算其他的住宿啊、车费之类的。”

叮叮妈妈说:“我大哥家的女儿,今年上六年级一年最少要花10万!”

乍一听,很惊悚!看看课程的账单,还真是:画画课一个月元,加上寒暑假集训和考级,一年1万5,舞蹈课元14节课,差不多能上3个月,加上寒暑假集训、考级,一年也要花1万。

“听周围那些学霸的家长说他们给孩子学得更多,光英语都要4万多,一对一的外教,还在外面学习机器人、魔术、语文、数学……

像我跟我大哥家这样的都算少的了。当时报班缴费的时候,一个来自罗湖区的家庭直接充值10万!”叮叮妈妈说道。

从上面鱼sir了解到的情况来来看,8个月就给孩子上早教班到小学让孩读国际学校、上各种兴趣班,琳琅满目的课表让孩子失去了“快乐”。

而家长们追逐起跑线的竞争心态,不知不觉已经变了味,所谓的竞争成了攀比,孩子的发展单纯变成了父母主观意愿的堆砌。

有时候明明孩子很反感学习奥数,但是家长总是用“为了你好、能去好学校”之类的话,硬性规定他去学,导致孩子变得叛逆,甚至厌学。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失去理智,开启“拼爹”、“拼妈”还有“拼娃”的模式,让孩子逐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而家长那颗过于功利攀比的心理,不会助推孩子学习兴趣,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扼杀掉兴趣,甚至跟父母疏离。

里子的观点—“输”了起跑线,赢得了孩子

小豆包爸爸是一位读者,和鱼sir一样是个的“严慈”爸爸,平常也特别重视并且积极参与对儿子的教育。前几天,鱼sir收到他给我发了很多条私信,主要内容就一件事。

就是他从网上看到了“共情教育”的重要性。为此,他很焦虑,也很自责,因为他觉他跟孩子之间总是有一个结,怎么解也解不开。

原来这位小豆包的爸爸在看《中餐厅》时,被节目里年纪最小,情商却最高的王俊凯圈粉了。

节目中,王俊凯总能够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想法,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处理问题。最让小豆包爸爸印象深刻的还是王俊凯安慰林大厨的那一幕。

当黄晓明批评林大厨的粉蒸肉做得不好吃,遭到客人投诉时,王俊凯就下意识就看向了林大厨,并觉察到他的失落与委屈。

于是散会之后,大家都回去休息了,王俊凯陪着林大厨:“其实顾客说的是意大利的肉质不适合蒸,是食材的问题,不是说味道的问题,所以并不是不好吃。”

听了这句话,林大厨的脸色明显舒展开来,下楼的步伐也轻松了许多。

小豆包爸爸觉得,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说话方式,就体现出一个人的情商。而反观自己跟孩子的沟通,他发现自己总是用命令的语气来跟小豆包沟通。

如:“不就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么,怎么这么久没解出来?”、“哎呀,这怎么又犯错了”“你怎么就教不会呢?”这些生活中,很多家长常说的。指责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受难受压抑,甚至会情绪奔溃。

鱼sir看了这个爸爸的私信,就给这个读者讲了一个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鱼sir的朋友老谢的儿子磊磊今年10岁,有一次磊磊考试考了80分,回家还特高兴。他平时都是考99分,分。老谢就问他:“你怎么搞的?咋考这么这么少”

更以开玩笑的语气说:“是不是又忘了背面还有题目?”没等爸爸说完,磊磊就说:“这次走神了,想着考满分爸爸会不会奖励我,带我去科技馆,我以后每面都会仔细看。”

老谢反过回问:“那你考试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结果?”父子俩相视一笑......

老谢内心深知儿子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责备他。后来老谢从老师那得知,磊磊这次的确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身体不适,试卷没做完。

提到对儿子的教育,老谢总是说,他给予孩子的教育是允许孩子犯错,陪着孩子吃一堑长一智。不管做错什么,他都坚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引导他在错误中学习。

而磊磊虽然经常会做错事,但同类型的错绝不会再犯。最重要的是,磊磊犯错,从不胆怯,会主动告诉父母,并勇于承担责任。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尤其是起跑初期,家长应该有充分的耐心来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认真的倾听,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问题,而不是包办主义。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而教”。父母要通过好的榜样示范和环境营造,让孩子在自然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最好的“起跑教育”。

很多家长自以为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实际上,你以为的赢才是输了。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是从各种辅导班“批量生产”。其实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基础阶段把基本功练扎实,这样自然而然以后的学习生活就会变得很轻松。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家庭的整个教育观念决定了你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里跑,怎么跑。

所以,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共情”,真真正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情商,更重要的是还能增进亲子的亲密度。

鱼sir的观点:不要让孩子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90%的家长也许都理解错了!

鱼sir认为:“起跑线”实际上是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而不是学前班、兴趣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

赢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在体育竞技场上,只适用于短跑。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就像一场马拉松。

只有那些本人人生很失败的父母,才特别在意自己孩子是不是能在未来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功,自己都没做到的事,怎么能强求孩子一定能实现呢?!

孩子的起点究竟在哪,只有孩子自己清楚!家长给孩子设定的起跑线不能决定他们的人生终点是否能够有所成就,相反只会让他们没有了自我。

然而,教育本身难辨对错,没办法来说评判哪种的教育方式最好,只能说最合适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鱼sir建议家长们,首先需要学会甄别、盲目跟风只会事倍功半,只会耽误孩子正常的发展;其次,要想让孩子有所成就,还应该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不要用”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话语捆绑住孩子。

百因必有果,家长每一份的情感投入和言传身教,是任何人无法能替代的,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示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