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和实践者自己相关。满足需求的维度。比如,物质丰富的需要,成就感的满足。我们不要回避需求,有时候,人们以为梦想就一定是高大上的想法,总觉得如果是一些物质追求,就会显得急功近利,就不是梦想,这样就把自己和梦想分开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的和安全的需求,这些需求在没有得到满足,甚至是有缺乏的时候,他们当然可以成为我们的梦想,而且,是和我们最有连接的梦想。
只是,一定要知道“这样的目标实现了,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个更重要。同时满足需求的维度决定着达成目标的多样性,也就是多样化的需求造就多样化的目标。
追求热爱的维度。比如,想要学会尤克里里,想要学游泳,想要创作一本漫画书。这些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强烈的热爱,希望通过一些具体的结果呈现来表达这样的热爱。不知道未来兴趣是否会持续,但是在这个节点上,这就是一种梦想。
发挥天赋的维度。有天赋的领域,就会做得轻松,也会容易做出成就。所以,天赋所在的领域,往往是自己成就感实现的地方。当然,天赋在获得确认之前,一定会经历一个探索期,至少在一定范围和别人比较了之后,崭露了头角,才会确立下一步的明确目标。比如,有人有运动天赋,立下目标在某个比赛中获奖。有人有写作天赋,立下目标写一本书。
实现愿景的维度。愿景很大,也很远。与需求相比,愿景一定在需求满足之后;与热爱相比,愿景更多蕴藏着价值观的趋向;与天赋相比,愿景里或许有天赋,但是即使缺乏天赋,愿景也会坚定。
比如,周恩来少年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崛起”就是愿景。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有远大志向,也有人慢慢长大后才会有自己的愿景,可能是通过科技改变生活,可能是从事医疗工作救人于痛苦之中,可能是从事教育工作改变人的心智等。
而这些愿景,有可能是看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榜样,有可能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体会,还有可能是由热爱而产生的更大期待。
对于第二个问题,一定要理清目标与自己的关系,一定要客观评价内心对这个目标的渴望。
如何衡量目标已经达成了?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将目标实现的结果显现化,这样就具备了可操作性,锚定了结果之后,所有的路径也都变得可以衡量了。梦想不是虚无的感受,重要的落地方式,就是通过可以衡量的目标来实现的。
关于目标的衡量标准,有很多模型和工具,综合之下,我们选择三个适合而且方便的衡量标准。
时间:什么时间完成?要明确目标完成的具体时间点。
标准:有什么标准可以确认目标是否实现?这个标准既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但一定是可以衡量的。比如,完成一件艺术作品,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这个别人的认可就是主观的,却是可以衡量的。
数量:目标的完成有什么数量要求吗?这是对之前标准的再次确认和补充,有的时候除质量标准外,还需要一些数量标准。比如写一本书,要达到多少字数的要求。
通过对于目标标准的设定,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始行动了。
目标第四问:目标的实现会给你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于目标的价值的。虽然在一开始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反复确认过,目标与梦想有关,目标对我们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然而,当目标逐渐清晰之后,我们非常有必要在去看看目标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可以有这样的内在对话:
如果目标实现了,你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如果目标实现了,你收获到了什么?
如果目标实现了,这件事带来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内在对话,是对价值的加强,会让我们更加笃定。面对未来,我们会想到梦想,也会想到恐惧和担心,此时,我们需要不断和未来产生连接,用未来的价值来吸引自己。这样,我们就会走上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只要行动起来,恐惧和担心自然就隐退了,它们只是虚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而已。
通过“目标四问”,我们完成了对目标的确认,也就完成了对于梦想最初的规划。
梦想实践的策略
实践梦想是一种规划能力的体现,体现在对目标的规划上,体现在对过程的管理中,还体现在对状态的调整上。
过程规划
目标确定了,我们就要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规划,不管是哪种规划,都是在一个核心上下功夫:人性的弱点。
目标因梦想而来,严格地说,如果经过最初的论证,每一个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我们经常遇到“目标实现不了”的情况,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风险的出现,另一个是半途而废。对于第一个原因,可以提前做风险防范,做好心理准备,接纳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半途而废就和人性相关了,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些设置进行自我管理。
以下几个方面是进行过程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维度。
这是我们通常会做的事情,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做很多事情,把所有要做的事情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出来,这就是计划。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知道计划中要做些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很常见,我们对于陌生的目标,都不是很清楚要做什么事。现在一些学校开展研究型学习,有一些课题对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比如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有些孩子会茫然,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做些什么,那该怎么制订计划呢?
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是事无巨细、按部就班,且确定可以实现的。有一类计划是这样的:先有探索学习阶段,再有规划阶段,然后才有执行阶段。如果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那就不要着急进入执行阶段,而是从探索学习阶段开始。可以查资料,可以请教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尝试开始做一做,给自己留出一个探索期就可以了。
比如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课题,可以先安排一周的调研,小组成员互相协助,列出需要收集的问题清单,广泛收集信息。一周后再进行汇总,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思维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这样的计划靠谱吗?有人会对计划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这么做,一定能实现目标吗?确实,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没人能够保证按照计划执行就一定可以拿到确定的结果,这也正是在提升孩子面对变化的调整能力。
如果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有各种担心,不妨和孩子一起来分析,担心的是什么?那些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发生风险的话,如何应对?是不是可以把计划调整得更为周全?
或者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风险?如果出现了不可预测的可能性,又该如何面对呢?敢于面对不确定的时候,对“不确定性”的焦虑就会消除。
时间框架是什么?我们把要完成目标的所有计划都排进时间表里,这个时间表就是我们的时间框架。
别小看了时间框架,它的作用非常大。在一次培训中,一个学生做完练习后惊呼:原来我的时间这么紧张!是的,当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全都填进时间表的时候,他发现有些事情根本完成不了。之前之所以那么乐观,是因为总觉得时间尚早,一切都来得及。这不也是我们常有的状态吗?特别是在年初制订计划的时候,我们总是充满希望,信心满满,到了年中开始感到焦虑,到了年底彻底放弃,然后,第二年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开头的时候过度乐观,过程中疏于行动,最后直接放弃。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确定时间框架。当把所有的计划填进时间表的时候,第一次把关就做到了。
然而,这时候,人们还是会对完成速度过于乐观。人们往往会忽略干扰的影响,会高估自己的效率。比如,以为一小时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过程中会被打扰,会开小差,实际上做下来,可能变成了一个半小时,甚至两小时。所以,在制订时间框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效率,考虑冗余时间。
这里给出一个参考算法:把完成计划原来所需要的时间加倍。当然,这个算法因人而异,大家可以自行调整系数,这个系数正是为了对抗对时间的乐观估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