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面发展”的时代,谁家娃要是没学点啥才艺,出去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比如我所在的办公室,一共十个人,问问家里孩子都报了什么特长班,就有三个钢琴两个古筝四个画画一个架子鼓一个吉他的……还有的兼报了什么街舞围棋机器人等等等等……平均一个娃四五个班都是常态。
以前和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我都会问:“你家孩子是真的喜欢这个么?”
大家最初的回答都很明确:
“喜欢啊,她不喜欢我让她学干嘛,那不是浪费时间么?”
“她自己看同学学,她也说要学,那就学着呗!”
“我们这个是看电视看到的,然后就非要学,磨着我给报的班……”
“我家还行吧,没看出他特别喜欢啥,但说学也都乐呵去……”
看起来那种“自己喜欢然后逼着娃学”的家长应该是比较少了,大多数的家长还都是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的。
但是慢慢的画风就变了:
“我家这个天天晚上一说练琴小脸啪叽就掉下来了,跟要杀了她似的……”
“我跟你讲,练琴这玩意就得逼,钢琴旁边放个鸡毛掸子,学的好的那都是打出来的!”
“我家那个,天天要求多低了,让练古筝半个小时,缠指甲能缠15分钟,服不服?”
“我也没想着她出什么成绩,不过这玩意是她自己挑的,那咋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呢?”
“选了就得练下去,要不以后碰到点啥困难就放弃可还行?”
“你们家的都小,大了课业重了不那么喜欢的该放就放吧,这玩意中考高考都用不上,以后哪还有时间练了……”
听的多了,慢慢也梳理出了很多家长的想法:
一开始学特长,是为了孩子有一技之长,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孩子的竞争力。
遇到瓶颈期的时候,一开始很多家长都是想继续坚持下去的,怕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性格。(但非专业的坚持到最后的不多)
随着年龄增长,特长类的内容势必要给中考高考让步,毕竟大家都是要走主流考学的路线,特长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装饰。
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比较“功利”的想法,包括我自己,最初的时候都是这么想的,但有一天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那就是:
孩子最初的热爱哪去了?
为什么学了两三年之后,我几乎没有再听到身边的某个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XXX……”了?
我最初带娃学乐器,是有一个很理想化的希望:希望他能找到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这种热爱可以伴随他一生,在他得意时,失落时,都可以予他喝彩,给他抚慰,作为他的精神寄托。
我家三宝对音乐的兴趣我从小就看出来了,不到一岁去早教的时候,音乐课就是他的最爱,直勾勾的盯着老师的尤克里里和各种三角铁非洲鼓都恨不得啃一遍(奇怪那个时候就发现他不喜欢美术,画画的时候从来不肯动),后来大一点了,自己听过的音乐基本都能哼出来,让我找到反复给他听。
到了五岁选乐器的时候,小家伙同时看中了陶笛和尤克里里,非要都学,最后好说歹说劝着只选了一个,尤克里里等再大一点直接学吉他。
一开始都很好,三宝每次上课都有小进步,特别认真特别努力。
但我们也同样碰到了瓶颈期,那是大概上了十节课左右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他需要纠正的地方比较多,老师比较严厉,也可能是因为忽然开始吹长曲子难度增加。
总之有那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一进教室就开始哭,明明之前都好好的,上课就憋屈憋屈在那哭唧唧,一哭就没法用气息没法吹,跟老师约了好几次课都没上成。
回来跟他聊了好几次,当时答应的好好的,然后下次一上课就继续开始耍。
一次两次三次,我觉得我快爆炸了……这也太不像话了,顶风冒雨的送你去上课,老师一对一的陪着,啥也不学就陪你哭唧唧么?
特别想揍他,但又觉得本来是学个爱好的事,再因为这事揍他,把这点热情也打没了,本来这玩意也不是我非得让他学的,明明是他自己选的,然后他现在又整这出,太生气了!
娃爹小哈可不管那个,直接两个屁股板拍过去:“你耍啥?哭啥?有完没完?能不能好好上课?不能就别上了!”
娃大哭,我脑瓜子嗡嗡的……
有个猪队友真的是……太他么折寿了!
我这还没想出个主意呢,他净来添乱了!
回到家,娃自己跑到卧室哭去了,我想了想,算了,让他哭个够吧,这段时间憋憋屈屈的次次上课都要哭不哭的,问也不说为啥,不如直接趁这个机会让他使劲哭一场再跟他好好聊聊。
等他情绪平静了之后,我抱着他陪他一点点梳理,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忽然不喜欢上课了,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来:
第一是难度增加,他觉得自己学不会,
第二是老师有点严厉,让他觉得不舒服。
“那你还喜欢陶笛么?”
“喜欢……”
喜欢就好,咱们一个一个问题解决:
1、曲子变难了是因为你变厉害了,不用再吹两只老虎了,直接上这么长的曲子确实会有点辛苦,不够我们可以试试把它分成一段一段的练习,这个学好了你就可以吹你最喜欢的《千与千寻》了。
2、老师要求严厉是为了让你吹的更精准,我知道你会觉得有点难过,我可以帮你跟老师说,让他温柔一点,但要求还是一样的,否则咱们就永远也吹不好了。
3、我们学任何东西都会遇到困难,你一开始觉得1+1很难,是因为你不会,学会了就不难了对不对?而且勇敢的人遇到困难不会轻易退缩,你喜欢的美国队长遇到灭霸的时候退缩了么?漩涡鸣人遇到大蛇丸的时候逃跑了么?你想成为英雄还是懦夫呢?
4、老师说你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我希望你能把这个天赋发挥出来,同哥哥相比,你已经足够幸运了,(这是我第一次跟三宝说起哥哥的情况),很多时候你学一个月就能学会的东西,哥哥要学一年,你读两遍就能背下来的古诗,哥哥要读两百遍……即使这么多困难,哥哥也都在坚持努力学习本领,你有天赋有能力,要是轻易放弃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5、你看你才上了十节课就可以吹长曲子了,明年你就要上小学了,新生入学的时候你想不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下让大家都记住你喜欢你?
6、陶笛学好了,以后你还可以学长笛或者各种管乐器,还可以加入乐团,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是不是很厉害?
7、妈妈从小就想学乐器,但是小时候没有条件,这次很难得可以跟着你一起学陶笛,妈妈还挺开心的,想跟你继续学下去,你现在已经比我厉害了,以后我不会的你多教教我行么?
8、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们认真好好学好不好?我先跟老师沟通,下次如果你表现的好,我们请老师吹你最喜欢的《火影忍者》给你听怎么样?
黑暗的卧室里,我抱着三宝轻轻摇晃着,慢慢一句一句跟他聊着,从过去到现实,从孩子喜欢的人物到期待的愿景,一套组合拳下来感觉效果还挺明显的,我认真的把他当成一个大人去沟通,而他也似乎忽然长大了,再上课的时候状态似乎又回到了最初那个热情满满的样子。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做了很多功课。
平时休闲的时候我会给他看一些专业的陶笛小视频,让他看看陶笛吹的很厉害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陶笛老师也特别给力,为了点燃孩子的热情每次都会给他吹一个他喜欢的曲子,还拿出了很多不同大小的陶笛和萧、埙等乐器给孩子表演,孩子了解的越多越喜欢;
碰到好的音乐综艺或者音乐会,也会带孩子一起看,告诉他哪个乐器是什么,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而到现在,上课和练习基本都不用我操心了,有时候回家比较晚了我说今天要不就不练了吧,早点睡觉,娃还会自己爬到楼上至少吹两个曲子,期待这种状态能一直保持下去。
总结一下经验吧:
其实对孩子来说,想让他一直保持对一件事的热爱,就需要他能一直在这件事上获得乐趣,获得成就感。
而我们往往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他哪些方面做的不足,让他感受的都是枯燥、无聊、挫败感,慢慢的最初那点热爱的小火苗就都被一盆盆的冷水浇没了,于是就更不愿意学了。
既然我们想让孩子学的初衷是希望他能有一个相伴一生的特长和爱好,那么首先就要保护他们对这个特长的热爱,练习的时候虽然会有困难和枯燥,但我们可以根据他学习的内容,多带他们看一些拓展的东西,比如音乐会,比如画展,比如机器人大赛等等……
成就感方面,个人建议演出比赛要比考级更能给孩子激励,三宝的老师也是建议孩子多一些演出和比赛的机会,不管成绩怎么样,有这种展示的机会对孩子来说都会让他兴奋起来。
学会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要总盯着他的不足,也可以试试用三明治的聊天法:“你最近练习的都很认真哦!不过记得XX调整一下就更好了,特别喜欢听你演奏的这一段
¥#%#¥……%……”以前总说育儿,尊重和理解是第一步,但其实接纳和欣赏也非常重要,你的认可和鼓励永远是孩子前行的动力。
最后嘀咕几句:
1、学特长这事儿,还是要以孩子本身的热爱为基础,我鼓励三宝继续坚持下去的前提是他真的喜欢,从他平时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出来,他会自己主动搜集很多跟陶笛相关的内容,看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各种音乐会的时候都很激动,几乎每周都能找到一首喜欢的新曲子想继续学下去。
但有些孩子,可能真的是当时一时兴起,后续完全看不出来热爱,各种鼓励也都无法唤起热情,那其实没啥不能放弃的,及时止损说不定才能找到他真正热爱的方向。
2、特长和学习其实没啥冲突的:三宝老师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些天天说主科忙请假不来上课的,主科也没见学的怎么好,反而是那些不管多忙都坚持上课的孩子,各方面都不错。
深以为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