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前世今生,电吉他指弹技巧文、图/高雨冬
这几天上海持续高温,其实不是上海,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这样。人们和暑假里的学生们大多躲在房间窝空调。几篇佛文等有了新构思再续。几家直播平台粉丝长了很多,学吉他弹唱方面的垂直粉丝加起来有两万多人了,大众粉也19万多但觉的大众粉对吉他方面没啥意义。我在尝试也再想以后怎么把大家引流过来,在这里阅读一些我撰写的文字方面的东西和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大家有时间来支持和共同切磋。
今天,不严格说是昨晚,是一个分水岭的日子。我去年认识的一个五十多岁做的比我好很多的主播,突然就放弃了他热爱的主播生活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的账号被一个年轻漂亮00后女孩子开播了。按他说的两年多时间里,聚集粉丝多万粉丝,收益在万人民币左右(我是按照他两个直播平台的外显数据统计的)。他是模仿秀,穿插电子琴和演唱。随着人们对主播的越来越挑剔及红利期已过,想在这一波又一波大风大浪里不被淘汰,乐器演奏和伴奏、演唱保持一个水平不再提高,就极容易遇到这样的瓶颈。我发现他的直播间人数虽然还能保持过去的水平,但是人们越来越精,打赏的越来越少,和去年夏天比明显落寞了,对于他的放弃,我是有一种预感的。性格决定命运,就像他自己在直播时候说的自己,包了几百亩地种地,天没降甘露,却降了冰雹,赔了。又把几百亩地种烟叶,又赔了。收获的是一脸的皱纹。于是玩起了直播,“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两年的风生水起,又变成了昨夜的黯然离去。在我们看来他是那么的悄无声息,但对他来说,肯定是酝酿已久。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直播也好街头演唱表演也好,乐器演奏技能的提高和创新尤为重要。
我有两把木吉他,也叫民谣吉他。因为它有自带的音箱和扩音孔,使得它不借助电和音箱、调音设备,即弹即唱尤为方便。我喜欢民谣吉他的独立简单和弹奏方式,但是我的木吉他弦距有点高,按弦有点伤手指,时间越久越难受。所以我更喜欢我电吉他的按弦的舒服及极好的弦距与品距,所以我就开始用电吉他指弹和用它弹民谣。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大师级电吉他指弹的作品,发现这样玩的可不止我一个,可以说有很多大师也是这样玩的。我觉得我不再是另类和古怪。给自己找到了就这样玩的理由,于是我开始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电吉他的综合效果器,我用我自己现有的效果器从1到99音效一个一个的亲试,找到了大约五六个最接近木吉他的发声,我把它们记在本子上,以便怕以后忘记。
我常用的是37,下一步就是调试电吉他,电吉他调好后开始调调音台,音箱和耳机监听最终输出音效。这样一个民谣电吉他基本就装备好了。因为尼龙弦的按弦舒服和输出音质音色音量大小可调,于是我就爱上了它。
这两种乐器我也分别让零基础的小徒弟交替尝试和使用,不告诉他们原因和原本要求,就是练,两周后我问他们自己选择当天的乐器,他们竟然都选用这民谣电吉他。
我其实是一个艺术师范生,我的大学专业是美术,那为什么后来就变成卫视歌手和弹唱主播了呢,吉他还拿到了七级证。这,说来话长,师范大学艺术系只有两个专业,音乐和美术,大家在一栋教室楼里学习,一个宿舍一间屋子里吃住睡觉,一个食堂里吃饭,一个澡堂子里泡澡,一个水龙头下洗衣服、洗漱,一个厕所里蹲坑……整日的耳濡目染。谁家的家伙和玩意儿有几斤几两几乎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又把我们拉回到上次的我的那篇文章:
你不要问我我的作品是什么风格,我最大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你更别跟我谈梵高的向日葵,上次塞纳河边小屋和他喝酒时,我问过他好多次,梵高自己都没记得自己画过向日葵。艺术的本身并不是艺术,它的初心只是好玩。《糕渔冻酒后宴语第期》
是不是也可以说:乐器的本身并不是乐器,它的初心只是好玩。
哈哈,对!它的前世只是木头,金属,马尾或泥巴,当那些爱玩又喜欢吃螃蟹的人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竟然捣鼓出了天籁之音。后来又有一些追捧和好事者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音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