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我代表学校参加在广州和成都举办的国际教育展。向同学们推介学校的同时,也建议他们来捷克留学。
不仅是因为捷克的高性价比留学、良好的治安、健康的生活环境、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绝佳的地理位置,更多是这几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一些改变。
早上的布拉格以前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现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以前我思维单一,考虑问题太简单。现在知道了系统思维、产品思维,虽还不能熟练运用,但有意识的将她们用于生活和工作。
以前SCI期刊论文对我遥不可及。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多篇一作SCI收录论文。
以前我不敢在公共场合做报告。现在我可以流利地用英文在国际会议上向各国学者展示自己的工作。
以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现在我不定期的在欧洲各国出差或旅行。
以前我对乐器一窍不通。现在我学会了尤克里里,开始学习吉他。
这些改变都发生在我的二十多岁。
二十多岁时,我们离开了家庭和校园,心智还未成熟便进入社会。面对纷杂烦扰充满功利的社会,大部分人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丢掉了善良。
二十多岁时,初入社会,事业处于初始阶段。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大概率决定了未来的事业高度。如果能在同龄的同事中脱颖而出,后面的成长路径和攀升速度就能为将来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如此重要的年龄,笃定前行才不枉这十年。
那二十多岁的你或者你曾经二十多岁的时候,迷茫吗?
网络上有句话,独立思考是稀缺资源,随波逐流是当下的主流。
即使迷茫也不要担心。迷茫是二十多岁青年们的普遍状态,毕竟随波逐流是每个有压力的人相对轻松的选择。
跳出舒适圈,积极做出改变,未来在你眼前会逐渐明朗。
坚持自我不忘善良
大多数人回忆起读书时光,都会感慨校园里的单纯美好。
是因为步入社会后接触到的人和事更复杂,其中一些还夹杂着灰色和黑色。
知世故而不世故。
有的人会以金钱、关系、甚至身体去换取利益,等手上有了权利后再角色转换变成收受「好处」的人。
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取巧换来的利益会在将来某个时间付出代价。
社会中的「世故」你需要了解,但希望你相信「不世故」依靠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想拥有的。
通过勤奋、进取获得的成就最值得歌颂。
改变思维方式
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你的高度,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深度。
系统思维和产品思维是一定要掌握的思维方式。
简单说下系统思维。
理工科的同学容易有一个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喜欢循着A-B-C的线性逻辑。
简单问题可以用线性思维解决,但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线性思维起不了作用还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有些人为了减肥,制定了节食+运动的减肥计划,但大多数都在减肥途中放弃了。
道理都懂,减少摄入增加消耗,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减肥失败的大致路径:决心减肥—节食+运动—出现效果—继续节食+运动—无法坚持—反弹式加大摄入并停止运动—减肥失败。
当刚开始减肥时,通过节食和运动能在短期内减重。在初期有效的节食+运动方案,让人们忽略了限制因素——自控力,效果稍有下降后继续加大节食+运动的程度,最终因为无法坚持造成了减肥失败。
持续的节食会大大降低自控力,让人抵挡不住食物的诱惑。
如果在制定减肥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自控力的限制因素,加入提高自控力的措施,比如提高睡眠质量、摄入高纤维低能量的食物增加饱腹感,减肥事业就能持续推进下去了。
这是一个系统思维的简单例子。实际案例下的系统思维比较复杂,如果能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定会受益匪浅。
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坦然面对困难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有人遇事稍不顺遂便负能量爆棚,每碰到一位朋友便重复抱怨不公平、吐槽同事或上司。
当遭到困难时,无法及时处理的负面情绪让境况变得更糟。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负面情绪无法直面挫折。
调整情绪积极面对,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挫折也不过如此。
和自己对比,坚持学习
最近听到一个词「傻逼速率」。
精简自雷达里奥的一句话:
如果你没有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这个时间可以是一年、半年、一个月,时间越短你的「傻逼速率」越大,成长的速度越快。
可以回想下,有多久没有觉得自己是个蠢货了?
和过去的自己对比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不断激励自己。
同别人对比,胜负欲能激起前进的动力,但也会让人变得狭隘甚至善妒。
坚持学习,拓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宽度和高度,保持自己的「傻逼速率」。
探索自己的天花板
每个人都有过天马星空的想法。
有人想找个美丽的地方经营一个小小的生意,过上诗和远方的日子;有人想在商海披荆斩棘,成就自己的一番宏伟事业;有人想在科研上锐意进取,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哺社会。
想法不要只停留在脑海,付诸行动才能不留遗憾。
二十多岁时理性的去尝试、努力,找到天花板,明白哪些事情自己可为哪些不可为。
试错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找到未来方向的可靠方法。
不必担心失败和嘲笑,那些嘲笑失败的都是不敢走出第一步的空想家。
找到自己的节奏
年有篇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文章开头讲80后的胡玮炜创办摩拜三年后,将公司转让给美团获利15亿。
紧接着又说:
现在的80后,多数都在做什么?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焦虑吗?
焦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还在为写论文抓耳挠腮。
但转念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个胡玮炜?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
看到别人套现15亿,同龄人想破脑袋也不能去复制类似的「成就」,只会让自己越发焦虑。
二十多岁的你可能在为试用期是否合格而发愁,可能没出过省,可能在着急下个月的房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任正非43岁集资2.1万注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梵高27岁之前都在画素描。
成功的人生无法复刻,按照别人的轨迹过自己的日子,只会越过越难。
年龄不过是个数字。找到自己的节奏,看到同龄人结婚生子获得各种成就时不必焦虑,你的就在前方,只是时间未到。
精简社交
年互联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0.5小时,每天大约3小时,其中有两个多小时是用来社交。
二十多岁的网民都被平均了,在各种社交媒体的时间远不止两个多小时。
躺下本想看十分钟抖音,结果刷到凌晨两点。
工作间隙看微博,三十分钟就溜走了。
那些我们认为能舒缓情绪放松压力的社交媒体,都在不知不绝中「偷走」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还有一种社交也很耗费时间和精力——酒桌社交。
朋友间偶尔的喝酒聚会能交流感情,不过这不属于酒桌社交的范畴
在中国文化里,酒桌社交必不可少,有些对促进交流、推进合作有积极作用。但有一部分的酒桌社交不过是一群酒友间的互相吹捧。
两三个小时觥筹交错下来,疲惫不堪,结束后还苦恼浪费了时间没有收获。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括,健康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形象管理。
有什么是学会后能受益终生的?答案是习惯。
所有的自我管理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即是习惯。
习惯辅以各种方法构成了自我管理的整个体系。
二十多岁时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学习并坚持自我管理,一生受用。
总结一下:
迷茫是二十多岁青年们的常态,不必为此焦虑。调整好心态走出舒适圈,积极地去改变。做好几点,你的未来可期。
1.坚持自我不忘善良
2.改变思维方式
3.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坦然面对困难
4.和自己对比,坚持学习
5.探索自己的天花板
6.找到自己的节奏
7.精简社交
8.自我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