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尤克里里 >> 尤克里里发展 >> 正文 >> 正文

深度调查双减实施50天,广州学校课后

来源:尤克里里 时间:2023/1/21

“双减”之后,学生在学校待多久?“”!

从早上8时前到校,晚托至18时30分,一周五天,总计超过52个小时/周。孩子每天放学后的校内课后服务有两小时之多,占全部在校时间的1/5强,课后服务提供的课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强健体魄、涵养审美、素养科学、精修一技之长的成效。那么,广州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如何?在“双减”实施50天之际,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广州多所学校、机构,了解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和质量,透过分析困扰探讨解决方案。

9月1日,广州东风东路小学的学生放学后参加课后托管服务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桂炎摄

写作业、做运动、学艺术、练科创……开学一个多月,“双减”后广州中小学的课后托管课程开得如火如荼,课程质量如何?学生家长喜欢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本学期不少学生作业、兴趣班校内搞定,家长不用吼作业、送补习了,全家轻松。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课程结构性不足,时间短频率低、蜻蜓点水难学好学精,效果难评估陷入低水平循环。专家建议,学校精选课程种类、优质机构,保障课程时间和质量。同时,家长转变观念,校内尝试体验不同项目,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坚持下去,提高水平进入校队,最终成为终身的爱好、特长,甚至可能的职业选择。

初见成效

作业和上兴趣班都在学校搞定,全家轻松

广州“双减”5+2要求周一至周五每天放学后学校至少提供2小时课后托管服务。包括基本托管和素质拓展课程。基本托管为看管学生写作业、答疑。素质拓展为各种体育、艺术、科技课程。

羽毛球、游泳、跆拳道、足球、拉丁舞、高尔夫、垒球、篮球、网球、围棋、牧笛、C++、榄雕、英语戏剧、3D打印、口风琴、人工智能……近40个项目,想学都能学!这是海珠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海实”)的课后服务课程。校长陈健的理念是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孩子究竟喜欢和擅长什么项目?玩玩才知道。”本学期开始,海实为学生和家长提供5种课后服务选择——基本托管、有作业辅导的特别托管、课程、基本托管+组合、特别托管+组合。

“周一画画、周二羽毛球、周三作业辅导、周四人工智能、周五足球。”这是三年级家长陈先生为儿子选的课后服务,“小学生强健体魄第一位,所以我们选了两项体育,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基本达到2小时,其次画画熏陶美感、人工智能接触科技,周三主攻课业不懂的校内问明白。”陈先生说,“双减”后作业和兴趣班都校内解决了,孩子大人都倍感轻松。

“五年级的哥哥成绩一般,报的基础托管,校内写作业答疑,学科类补习班全都不上了,每天回来居然能踢一小时足球。妹妹一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课后托管学了唱歌跳舞,培养兴趣。”这样轻松的日子,东风东路小学家长朱女士以前不敢想,“以前不是在家吼作业,就是在送娃上补习班的路上”。

“女儿六年级,居然每天晚上6点回家前,在学校就写完了作业,而且每天运动达到2小时。晚上时间阅读、画画,开学一个月读完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身体、课业、课外拓展全部兼得。”江女士开心地说,没想到小升初能如此“佛系”。

不少家长反映,“双减”课后托管之后,孩子和家长都学得轻松了。作业少了,基本在学校能做完;孩子不会做的,校内有老师辅导作业;孩子喜欢的兴趣、课程,可以校内报班,不必再校外奔波。

华师附小课后素质拓展课

几点困惑

时间和质量家长最在意

可选择少难兼顾多样性

有得学、学会、学好、学精,是家长们对课后服务课程的期待。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的课后托管课程设置让家长觉得与预期有差距。

“学校只有篮球、羽毛球、绘画等十几种常规课程,没有人工智能、编程等科技类课程可选择。”一小学家长告诉记者,该校是新学校,学校主要精力在教师培训、教学提升方面,课后拓展课程,只能停留在有没有的层面,还难以兼顾丰富多样。今年9月开学,广州新开学校所,一些学校处于招聘师资、摸索教学、完善管理的阶段,只能匆忙选择一两家校外机构提供课程。

有的区或学校,突出打造某些素质教育特色,刻意引导学生和家长,集中选择某些拓展课程。“学校虽然开了几十门课程,但集中在各种体育项目,科技、艺术、传统文化类课程选择很少。而且在选课平台上,科技类课程上线时间比其他课程晚,孩子的课都选完时间安排好了,也没法再选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该区教育局强调打造体育特色,减少或延迟科技类课程的选择,“这么多孩子,爱好、擅长截然不同,为何要让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呢?”

蜻蜓点水难以学好学精

一些家长反应,校内拓展课程只能体验式的“蜻蜓点水”,难以学精学好。

“孩子上了校内陶艺课,就是玩泥巴、做些四不像的小动物。”五年级家长江先生说,陶艺技巧之外希望老师能给孩子一些陶艺的历史、文化知识,“但可惜没有”。

“学校内的课后服务每天只有一小时素质课程,老师反映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教学设计。”天河区新世纪文化培训中心负责人张雅怡介绍,素质类机构的培训,一般一次课程是1.5小时,但“双减”政策的表述是,课后服务的两小时,原则上是基本托管1小时、素质拓展1小时。“老师要回顾复习、讲新内容、让学生实践操作,一节课40分钟,刚开讲就要结束了。”

“每次上课,学生已经把上周教的动作忘得差不多了,每节课都要先复习很长时间,再进入新课程。进度比较慢。”教街舞的李老师说。“一个项目想学会、学好,一周至少需要保持2次的频率,一次1个小时以上。”家长卢女士表示,校内拓展课程,通常都是一周一次课,一学期15次课,频率太低不利于达到学习效果。

此外,频率低带来学习周期长的问题。“从基础的无人机组装、会飞到竞速无人机、编程无人机等,课程结束学生可以拿着自己的飞机出去飞,甚至参加一些中小型比赛。”东莞异能无人机广州区域总监武玉倩介绍,完整学完初、中、高课程体系需要三年,“因为校内给的时间比较短,一个星期只有一堂课,如果学校能一周给两次上课时间,能大大缩短学习周期。”

四年级的王同学喜欢画画,但家长黄女士坦言,不会给孩子报校内美术课程,“机构进驻学校教美术,每节课都得让孩子画个‘像的’、‘好的’作品让家长觉得有价值。但现代美术教育认为,孩子12岁前不必学习任何画画技巧、方法,只需要发掘孩子的想象力,感受不同的材质、色彩,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她给女儿选择的是广东美术馆培训中心,“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例如‘符号’主题讲原始人的图腾、莫高窟的藻井、动画人物等,再让孩子自由创作。这种课程对老师要求也高,授课老师都是国内外艺术院校本科以上。”价格方面,“校外一学期元,校内一学期多。”黄女士认为,从性价比来说,校内也没有优势。

效果难评估陷低水平循环

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是素质教育热点,不少学校都引入机构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让家长们困惑。

“编程课就是简单的图形编程,按老师的步骤操作一遍。”家长王女士说。“机器人课,就是用乐高的一些元件,做一个小东西。”家长陈先生对孩子真正获得多少科学素养持怀疑态度。

一位“理工男”爸爸研究了编程课体系后表示,“孩子学的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最大的问题不是‘条件’‘循环’这些逻辑指令,而是很多编程以外的知识。比如,要做一条蹦蹦跳跳的恐龙,就必须要给小孩子讲解坐标系的概念,机构老师肯定没法讲。为了让恐龙跳得更逼真、不那么僵硬,还要考虑重力加速度对跳跃速度的影响,所以还要先给孩子讲解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而这一部分内容通常在高中物理课本上才会学习到。”

记者了解到,不少科创课程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沦为科学手工课,发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在老师指导下拼凑一个玩具,生生把科技课上成了“说明书”课。另一种是打着“尊重保护孩子想象力”大旗,乱做一气没有教学成果呈现,或作品没有任何功能性。几节课下来,孩子、家长都兴趣缺乏,续报率低,新学期转向报其他课程,原班级只能再招新生,难以保持稳定的生源进入更高难度阶段课程,陷入低水平循环。

而且,科技类课程的效果也很难评估。科学思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数据指标,绝大多数家长也没有判断能力。

只报基本托管低年级孩子难安排

“有的一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只给报基本托管到18:30,其他素质拓展一项不报,但一二年级是没有书面家庭作业的,学校各种课室、操场也有别的班级占用,孩子3点多放学后,就在教室坐到18:30,非常可怜。”多所学校老师向记者反映。

据了解,各区、各校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正在考虑如何妥善安排这部分孩子,例如组织他们阅读、看电影、做游戏等。”黄埔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课后服务≠义务教育,普惠≠免费

“一年级小孩的作业托管,以前不收费的,现在两个月收元。”农林下路小学家长刘女士有些困惑,“往年一年级放学后有两个月的适应班,老师辅导书写和答疑,帮助学生幼小衔接建立学习习惯。几年前大宝在该校读一年级时是免费,今年二宝收费。”

“学校课后托管的美术课,20个孩子一班,每人每节课80元,可在外面的美术机构六人小班每节课也就90元,普惠体现在哪里?”3年级家长陈先生问。

记者从多家中小学了解到,素质课程的费用一学期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最贵的课程是剑桥英语元。

记者看到某小学课后托管课程缴费清单,多人次中,选择元/学期以上课程的比例为12.4%,课程分别是自然科学实验、水墨国画、篮球提高班、尤克里里、财商课、英语戏剧等。硬笔书法、武术、跳绳、街舞、陶艺等课程价格基本在七八百元/学期。

托管收费到底有没有道理?

素质托管课收费是否合理?

根据国家和省市“双减”政策,午托等课后服务产生的成本,学校可适当收费。例如越秀区的政策意见为:“校内课后服务产生的成本,包括劳务报酬、场地资源、水电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材料损耗等,由政府、学校、家长共同承担。其中家长承担的托管服务成本分两大类别,一是基本托管:午休托管成本建议5元/生/天,下午托管成本建议:10元/生/天;二是素质类课程。所有收费项目坚持自愿原则,必须进行公示。收费项目的收支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一位学校校长希望,家长们能厘清课后服务普惠和义务教育免费的区别,“课后服务是老师和学校额外的服务,政策规定是‘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合理分担校内课后服务运营成本,不以营利为目的’。”

记者了解到,各区教育局对课后服务有适当的财政补贴,通常生均每日几元钱,学校补贴场地等成本。

低价请不来好老师?

素质课程的价格,是家长们的敏感点。但价格越低越好吗?事实上,这和师资水平相挂钩。

“老师的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师附小”)的家长们就要求学校引入的第三方校外培训机构涨价。

华师附小的家长们大多是华师的教师或教授,对教育规律“门儿清”。学校引入了两家第三方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校内60%的托管课程,天河区新世纪文化培训中心就是其中一家。其负责人张雅怡介绍,机构和家委会代表谈判价格时,价格太低反而受到了家委会的质疑:“例如基础托管,我们收10元/生/天,家委质疑‘收10块钱,你能请到什么人来教我的小孩?’”

家委代表算账:一个班20个孩子,10元/生/天是元,元够请什么样的老师?作为“老师的老师”,他们非常清楚市场行情,有经验、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没有元请不到。“辅导作业讲清楚解题思路,能回答好学生问题也不是容易的!如果老师水平不高,不但作业辅导不好,甚至可能纪律都管不好,还浪费了孩子时间,不是亏大了?”家委代表说。最终,双方协商结果为20元/生/天。

张雅怡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家长们还是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作出平衡。第三方机构要研发课程、培训老师、日常管理,老师要自我提升、交通往来、课程结束后看管放学、打扫卫生,收费虽然以普惠、公益为原则,但也要保障基本生存。

“一些家长和学校,只要求价格低,不考虑质量,结果相对优质的机构和课程无法进入学校。”一机构负责人希望,家长们理性选择,不要让劣币驱逐良币。

对策建议

校内尝试、发现兴趣并坚持

“双减”后,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极大延长,从早上8时到下午6:30,十来个小时,放学后哪有精力再去培训班?

海实校长陈健建议家长改变观念,充分利用校内时间和资源,完成孩子的兴趣尝试、素质加强、特长拔高。“同学们可以尝试体验不同的项目,不喜欢的就换,喜欢的坚持下去,提高水平甚至进入校队,参加比赛。争取在小学阶段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体育、艺术、科技项目并具备一定实力,初高中阶段深入加强和提高,最终成为自己终身的爱好、特长,甚至可能是职业选择。”陈健说。

增加课程频率,注重延续性

一些学校和机构开始重视课后服务课程的提高性和延续性。张雅怡表示,对一些课程进行3年甚至6年的规划,“例如美术,分模块教学,第一学期水粉画、第二学期剪纸……每个学期内容不同”。

有的学校开设美术特色、科技特色、语言特色等素质教育特色班,学生入班之初就明确6年的整体课程规划,要求愿意持续学习六年的学生才能报名入读。

在课程时间上,一些机构向学校争取一周2~3次的课程频率,或组建集训班和校队。但学校是否愿意给出更多的开课时间和场地,取决于校方对于该项目的重视程度。

“航模、无线电等传统项目认知率高、赛事成熟,学校就愿意投入时间、场地、组建校队,但无人机是新兴项目,如果学校不想打造这一特色,就很难支持我们给我们更多的课程时间和场地。”武玉倩说。

番禺区两大课后服务平台之一、智慧托管执行总裁韩玉瑕建议,学校可以充分调研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根据需求和校园场地,精选课程种类、优质机构,保障课程时间和质量,为学校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多品的教育目标。

进入校队,获得高水平训练

家长和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校队资源。广州各校都很重视高水平体育、艺术、科技团队的打造,这些团队是代表学校水平、比赛的“门面”,如果能够进入校队不但指导老师水平高、训练时间有保障,还几乎免费。

对于比较小众、普及性不高的项目而言,为了让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在校就能够深入学习、有所提高,学校可通过组建校队、集训班等形式给予学生学习资源。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学校开始采用此类方法,桥兴中学为打造科技特色,将一些有基础、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校队,请机构入校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学。

对于已有一定普及度的科技类课程而言,学校应加强与机构的配合,根据家长、学生的需求适当增加每周上课频率。同时,学校也应严格遵守课程安排,尽量不以其他理由减少授课次数。对此,教育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以监管、规范校外机构“入校”的授课次数,确保孩子们能真正做到“想学什么都能在校学到,想提升什么都能在校提升”。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

编辑:朱智祥

校对:聂粤

审核:郑健龙

签发:区健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87.html